黄璐琦委员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药材需求侧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中药材既要满足中成药、中药饮片等中药工业的原料需求,还要满足大健康产业多层次需求,需求量和需求层次被逐步拉升,但是中药材生产的供给侧却存在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主要表现包括:供需不平衡,供过于求和供需错位现象日趋严重;盲目引种和扩充产区的现象严重,道地产区被所谓的新兴产区取代,市场上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中药材生产水平不高,单位面积生产效能偏低,产地加工条件落后,交易方式原始,现代中药材物流和市场体系不完善等。
黄璐琦委员建议,建立中药材生产统计制度,构建全国统一的中药材生产供给和市场需求信息数据系统;由国家主导,组织编制中药材尤其是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优化全国中药材生产布局,避免盲目引种;加大中药材市场监管力度,倒逼产业升级;针对中药材需求市场,研究建立分类质量标准;针对健康养生和药食同源类药材,探索建立独立的质量标准。同时,加快培育现代化中药材市场体系,降低交易和市场流通成本;研究建立中药材收储制度;拓展中药材国际市场,缓解国内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