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龙吞下地头蛇”
安徽地处中原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自古便是商贸重地,而且,安徽是全国首批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之一,因此,安徽医药市场,一直是各路“诸侯”视为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市场,并竭力争夺之。而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控”)和安徽省医药集团,正是这一市场“执牛耳”者。
国控在安徽省设立有大型医药分销平台企业——国药控股安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药品、医疗器械等健康产品的供应链服务,建有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集办公、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身,设计规模为日常储量近20万箱的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基本形成了覆盖安徽全省城乡的现代医药物流配送网络体系。
安徽省医药集团是2002年12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大型商业流通企业,规模在安徽省内位居前列,在全国医药流通领域也连续多年跻身五十强,是安徽省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和省级药品储备单位,药品销售网络覆盖安徽全省,拥有上千家上游厂商客户资源,2018年销售额达30亿元。
如果把国控比喻成一条“强龙”的话,那安徽省医药集团显然就是一条“地头蛇”。
早在2018年11月,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就披露了一则安徽省医药集团16864万股股份及转让方对标的企业全部债权转让的消息,令得安徽药品流通市场一片沸腾,谁能将其“收入囊中”,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彼时,国控和华润的呼声就是最高。此次国控发布成功收购安徽省医药集团100%股权的消息,令这一收购案尘埃落定,也可以视为“强龙吞下了地头蛇”。
国控收购安徽省医药集团签约仪式
对于此次收购事件,云南植物药业市场部经理李长城分析说,国控和安徽省医药集团应该说是双赢。因为无论是“两票制”还是“4+7”集采的推广,对于商业公司而言,上游资源与下游网络是其生存的必然基础,国控掌握着大量上游资源,安徽省医药集团则拥有完善的下游网络。双方走在一起,显然是互补。
事实可能也是如此。收购协议签署后,国控官微就发布消息称,本次收购安徽省医药集团完成后,国控在安徽省内的市场规模将率先超过100亿元,一举成为该省医药行业龙头企业,有利于推进国药集团在医药流通领域的网络布局。
同时,作为安徽省出版集团旗下唯一从事医药行业的子公司,安徽省医药集团与母公司刊物出版、传媒、印刷的主要业务显得格格不入。剥离医药板块业务,有利于安徽省出版集团做大做强主业,符合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与方向。
此外,《安徽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提出,推进药品流通行业转型升级,推动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构建药品流通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破除地方保护,形成现代流通新体系。显然,此次收购行为,符合这一规划精神。李长城特别指出,上游资源丰富的国控收购下游网络健全的安徽省医药集团,必将在安徽形成一个庞大的地方产业集团,在当地形成极具影响力的商业大咖,为药品流通行业的集约化发展助力。
不过,在本报特约观察家、资深医药人胡晓春看来,虽然国控和安徽省医药集团都希望通过并购整合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目的,但要真正实现双赢不是双方的简单融合,还有一个在企业文化、经营理念、运营模式等方面全方位的磨合。所以,现在就谈达成双赢还为时过早,二者的观点只是一个收购目的与良好愿望的表达。
胡晓春还表示,安徽省在医改,或者准确地讲,在药改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很多时候敢为天下先。而此次国控成功收购安徽省医药集团,当然会使安徽省医药流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但若非地方政府其他政策制约,安徽的中小流通企业还是有继续存在并发展的空间,除非其自身出现问题。
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将加速提升
事实上,推进药品流通行业转型升级,推动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并不只是安徽省的“自选动作”,而是国家战略。
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深化药品、耗材流通体制改革,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商务部印发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则强调,到2020年,要培育形成一批网络覆盖全国、集约化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90%以上;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40%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达50%以上。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13号)也提出,推动药品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打破医药产品市场分割、地方保护,推动药品流通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大型现代药品流通骨干企业。
可以说,此次国控收购安徽省医药集团,是与国家战略非常契合的,对于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改革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李长城就表示,这样的收购再次彰显了行业龙头在资源整合方面的能力,强者更强的马太效应越发凸显。随着现代物流的变革,行业间的界限被打破,医药流通行业必须经历这样集约化的阵痛,然后“破茧成蝶”,否则,竞争力就无法提升。相信这样的收购还会继续。
不过,国家的战略和规划落地,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一个过程。国家药监局前不久发布的《2018年度药品监管统计年报》就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50.8万家,其中批发企业1.4万家,而上一年度这两个数字分别是47.2万家和1.3万家。一年来,药品流通企业数量不减反增。
对此,李长城分析说,这是短时间内的正常现象,随着国家对临床用药的进一步限制,大量临床用药被剔出医院,这些药品必然会进入OTC终端,而院外终端不受“两票制”的影响,需要有自己的流通渠道;同时,一些OTC渠道的大包商随着不同生产企业的产品增加,需要让客户有认同感、有统一形象,因此就会另外注册公司。但相信这也只是短时间现象,从长远看,药品流通企业只会减少而不是增多。他还强调道:“流通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市场自我调节的过程,但政府的政策就像催化剂,会让行业发展的更加快速、安全。”
胡晓春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不能简单地透过数据来看现象,“两票制”对过票性公司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压,但不等于这些公司就立即消亡,即使成为一个“僵尸”,也仍然在统计口径里。另外,如果认为兼并重组就会造成企业数量减少,也是常识性误判,就以此次国控收购安徽省医药集团来讲,在统计口径上也不会减少一家药品流通企业数量。
李长城和胡晓春两位专家还对我国未来的药品流通格局作了解读。他们都认为,目前,药品流通领域已经形成了“四大天王”(国控、华润、上药、九州通)+X(若干区域龙头)的格局,而且,“四大天王”都在通过兼并重组,进行着对自己有利的布局。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特别是在医疗机构终端,药品既具有市场属性又具有政策监管属性,因此,上述市场格局短时间还难以被打破。胡晓春更是强调道:“九州通是一个有影响的上市公司,国控、华润、上药更是代表央企或者实力最强的地方国企,这种‘国家力量’怎么会打破?只是这个‘X’相信会处于一个变量状态中。”
虽然已有格局难以被打破,但是,现在药品招标采购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4+7”带量采购的实施和GPO的兴起,除了会对药品生产企业产生巨大冲击,对于以公立医院为主要销售配送业务的流通企业也必然产生连锁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销售配送权的整合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因药品价格大幅度下滑而影响的利益损失上。今后,药品生产企业营销推广的费用将大幅缩水,集中带量采购资源将更加倾向于网络较健全的大型流通企业,因而行业集中度将加速提升。至于能否提升到《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90%以上”的目标,上述两位专家则有着不同的意见。胡晓春认为,在医改政策的大力度调控下,头部企业特别是国企巨头有着很强烈的做大意识,行业并购会一直存在。在这种态势下,“90%集中度”完全有可能达到。而李长城则认为我国国土面积大、民族众多,经济差异、地域差异也较大,这个目标难以实现。但不管怎样,未来,药品流通领域“并购风”,可能会越刮越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