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交藤藤茎呈长圆柱形,稍扭曲,具分枝,长短不一,直径3~7mm。表面粗糙,棕红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明显扭曲的纵皱纹。节部略膨大,有分枝痕。外皮菲薄,可剥离。质脆,断面皮部棕红色,木部淡黄色,中央为白色疏松的髓部。气微,味微苦、涩。鉴别方式
(1)该品横切面:表皮细胞有时残存。木栓细胞3~4列,含棕色色素。皮层较窄。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纤维壁甚厚,木化;在纤维束间时有石细胞群
。韧皮部较宽。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类圆形,直径约至204μm,单个散列或数个相聚。髓较小。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2)取该品粉末0.25g,加乙醇50ml,置水浴上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3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首乌藤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苯-乙醇(2:1)为展开剂,置预饱和15分钟的层析缸内,展开3.5cm后,取出,晾干,再置以苯-乙醇(4:1)为展开剂,展开7cm后,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肝经。
用法与用量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贮藏置干燥处。
药理作用
有镇静催眠作用,与戊巴比妥钠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首乌藤醇提取物能抑制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防治作用;并能促进免疫功能。
临床研究
据报道,用单味首乌藤治疗疥疮49例,除3例在用首乌藤外洗期间配合硫黄软膏、疥癣灵治愈,2例未坚持用药外,其余44例全部治愈。
功效作用
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
具有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
其他相关
备注
炮制:取原药材,筛去杂质及灰屑,浸润,切段,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