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371-68706561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速递 » 产业观察 » 正文

是谁抢占了中医药的天然药物市场,中医药宝库如何挖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30  浏览次数:2562
     上世纪50年代,化学药品飞速发展,传统医药受其影响一度被贬斥而日渐衰弱。然而,经过近70年的临床应用,化学药品给人类自身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人们的视线开始重新移回到天然药物上。

 

    天然药物市场的崛起

    天然药物一般是指那些不含化学药品成分的,以大自然现有物质,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或它们的提取物为功能组分,具有治疗效果或保健功能的产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回归自然、保护环境这一处理人类和社会环境关系的潮流思想越来越被大众认可。另一方面,由于化学药品研发成本和研发周期的增加,以“自然疗法”为特点的天然药物产业也逐渐成为全球制药业发展的重点。近些年,全球各国开始进行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对天然药物的各种人为禁制也趋于宽松。

 

   Herbals & Naturals报告发现,在2017年,9个市场(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美国)的净销售额增加了15.64亿美元,其中中国和美国贡献较大。同时,这些市场的草药和天然药物总价值达到330亿美元,增长了5.0%,远远超过对抗疗法药物的增长(仅为3.0%)。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9月,全球使用天然药物的人数约为40亿,占世界人口的80%,天然药物销售额约占全球医药销售总额的30%。从区域分布看,多渠道的信息显示,西方国家对天然药物需求量的增大,是带动天然药物市场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

 

图1:全球草药市场规模对比(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到目前为止全球天然药物已形成应用系统理论的有:中国医药、印度佛教医学、伊斯兰医学、欧洲传统草药、南美民族医学和非洲民族医药。在这之中,尽管中国医药被认为是当今国际上最为发展的天然药物体系。但受制于文化差异、指导思想、技术路径等因素,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国天然药物的科学内涵尚未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中医药要切走全球天然药物市场这块大蛋糕,任重而道远。

 

    中国天然药物(中医药):坚守中国5000年文化根基

    中药具有传统的炮制理论,中药的炮制技术是世界医药产业中我国独具特色的优势和技术领域。药材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剂和制剂的要求,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现代中医药仍坚持遵循中国传统医药的理论指导,在中药配置上,保留了几千年以来的配方与配置方法。中国大型中医药企业,如步长制药、片仔癀、天士力、云南白药、以岭药业等在制作天然药物时,基本上以中国几千年的配方为基础,加上现代生产技术,将中药配方做成各种现代化、标准化的剂型产品(片剂、片剂胶囊、浓缩丸、滴丸、丸、膏等),从而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高节奏生活,方便使用。

 

   具体来看,如同仁堂将自身独特的制药工艺和清皇宫太医院、御药房的制药标准融合,形成富有同仁堂特色的有效方剂、中药炮制技术、中医药传统制剂方法以保证制药质量。

 

    日韩天然药物:单方中药提升到分子团或分子式

    日本天然药物的生产以汉方制药为主,先将每味中药在中国境内粗加工提纯,再到日本去精加工提存筛选,最后组合成分子团或分子式更为简单、疗效更快的日本汉方中药。

 

    在剂型上,日本广泛采用了颗粒,粉末和颗粒。外表美观,生物利用度高,简化了制剂工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中药处方的服用量。在生产工艺上,为了使生产的汉方制剂保持原方有效成分,在生产中采用软水抽提、减压低温浓缩、低温加工等技术,尽量保持原处方汤剂的性质,提高制剂有效成分含量,减少用药量。

 

    日本汉方药生产有三个特点,一是剂型集中,在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内的有147种;二是品种集中,不同厂家生产的汉方制剂有900多个品种,大多数药方名相同,但在药味和药量上存在差异。三是生产厂家集中,日本在册的汉方药生产及贸易销售厂家共计有82家,其中以津村、钟纺药品等10家为主,他们的销售额占日本全部汉方制剂的97.8%。

 

    中药占世界市场的比例只有2-3%。而日本生产的中药占世界市场的份额高达90%,和中国相比,日本中药制剂的生产原料75%从我国进口。

 

    韩国的天然药物发展路径则基本与日本相同。

 

    西方天然药物:化药思维指导

 

   西方天然药物产品主要来源于植物及其提取物,因此也常被称为植物药。美国对植物药的研究主要着重在从植物中提取出新的化合物,主要研究者大都属于化学家。美国植物药的研发基本上效仿欧洲特别是德国的经验。

 

   德国拥有发达国家中最大和最先进的植物药产业。德国实行植物药注册管理政策,利用现代医学科学成果,对植物药进行系统研究、开发成药物,采用化学药物监督管理框架,对产品上市进行注册管理。

 

   中医药在德国发展较快,据调研表明,54%的德国人在某种程度上曾用过草药,95%的德国人听说过草药,50%年龄20-30岁的人曾受其医生推荐而使用过草药。据统计,德国所有医院的中医诊治量为每年15-20万人。根据德国市场调查,天然药物的需求量增长率高达30-40%。

 

   尽管德国中药市场相对开放,但进入壁垒也较高,使得难以从中国进口。目前,德国一些农庄开辟了草药种植园,保证水质、空气、土壤等均无污染、不使用农药、采用基因防治技术,大力发展绿色草药种植业。在中国草药种植专家的指导下,一些药农已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如种植、加工和质量保障等,主要种植黄苓、当归、小白菊和夏枯草等。

 

   在全球积极推进天然药的浪潮之下,中医药作为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疗效最为可靠的天然药之一,却在真正融入国际主流市场上面临极大的困难,原本具有先发优势的中医药,在现代天然药市场中却显示出了后天不足,着实令人可惜。

 

   习主席曾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谈到:“我们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库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坚持古为今用,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务于人民健康。”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也提出,目标到2020年中药工业生产总值达到30%以上,中医药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可见,中医药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步,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

 

   未来,中医药若要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中国人自己认可中医药、保护中医药、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并把传统中医药和现代市场需求融合在一起,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削足适履,要通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及规范的标准和行业准则,向外界释放中国医药市场发展的正能量,让中医药惠及更多消费者。从而完成习主席的将中华文化坚守发扬光大并向全球发展的历史重任。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速递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速递
推荐行情速递
点击排行